beat·365(英国VIP入口)官方网站-Best Mobile Platform

“任务卡”上的能源梦

作者: 黎树 来源: 江西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14 字号:【

“锅炉就像电厂的心脏,火焰监视屏幕上跳动的火焰就像是跳动的脉搏……”4月3日,在江西丰城公司的集控室内,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赣江分校的李明同学正专注地聆听志愿者的讲解,手中的“能源探索任务卡”上已经记满了笔记。这一天,这座江西省第一个装机百万千瓦级电厂迎来了180余名青春学子,开展了别具匠心的“炉火纯青·绿见未来”企业开放日活动。

图为学子们进行入厂安全培训

与传统参观不同,此次开放日活动突破常规,精心设计了“能源探索任务卡”,将企业开放与科普教育有机融合。“我们希望通过任务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参观变成探索,让知识在‘寻宝’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心灵。”活动策划负责人龚婷介绍道。

这些任务卡不是简单的参观指南,而是根据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的三阶段探索:首先是安全区任务如“列举电厂中的五大安全警示标志”,建立对生产安全的敬畏;其次是生产区任务如“找出水在电厂中的五种形态转换过程”,消除与现代工业的距离感;最后是创意区任务如“收集三种不同的环保技术应用案例”“设计一种未来社区能源站”,播种对未来能源的畅想。

“看似简单的任务卡背后,是我们对企业开放日理念的重新思考。”该公司党群部负责人胡原慧指着活动策划流程图解释,“我们遵循‘先建立敬畏,再消除距离,最后播种理想’的认知路径,将任务卡设计与参观路线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系统化的能源科普教育。”

图为研学学子在集控室参观

活动现场,学生们手持任务卡,队列整齐地穿梭于化学楼、集控室和企业文化中心等区域,从被动参观者变成了积极的知识探索者。“这种亲力亲为的体验,让课本上的知识立体了起来。”带队老师感慨道。

在集控室,面对满墙的数据曲线和操作界面,志愿者生动地解释道:“这里就是电厂的‘大脑’,所有的生产指令都从这里发出,所有的运行数据都汇聚到这里。”随后,他们创新性地采用生活化比喻:“这些数据就像医生看心电图一样,帮助我们了解机组的‘健康状况’。”这一比喻瞬间拉近了高科技设备与学生的距离,原本复杂的参数监控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电厂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环保设备如何降低排放?”面对学生们的连珠炮问题,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解答,将复杂的电力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这种问答互动,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图为志愿者为研学学子解答研学课题

学生们按照任务卡的引导,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能源探索之旅:在安全区域,他们认真记录安全警示标志;在生产一线,他们仔细观察数据变化,追踪水循环的能量转换;在创意空间,他们积极收集环保技术案例,构思未来能源蓝图。这种层层递进的体验设计,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专业术语变得通俗,能源科普教育润物无声。

活动结束前,该公司为同学们准备了精美的纪念品,并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江西师大附中赣江分校带队老师肯定地表示:“这次活动设计精妙,尤其是任务卡的引入,让科学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源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该公司深知社会责任的分量。从建成江西省首座100兆瓦陆地光伏电站到首座“重卡换电”站,该公司一直致力于能源绿色转型。而今天,通过一张小小的任务卡,企业与教育、传统与未来、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

“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不再是口号,而是通过这样的实际行动落地生根。当企业开放从展示成就转向培育未来,这场关于能源与教育的对话便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当金色的阳光洒在电厂的主控楼上,一位学生悄悄将完成的任务卡夹入笔记本而非随手丢弃的小动作,或许正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成功——知识的种子已经播下,未来的能源接班人正在悄然成长。

beat·365(英国VIP入口)官方网站-Best Mobile Platform
X
  • 2